在台南安平走讀一本近代史

2024-01-19・社內大小事

文、攝影/陳建竹.綠主張月刊副總編輯 繪圖/龔嵐欣

採訪那天,看到的西洋旅客比台灣本地人還多。也難怪,百年前這裡可能是他們祖先的地盤。

或許是平日的關係,去到安平當地採訪拍照時,沒看到多少台灣人,西洋旅客倒是不少,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掛著相機,找各種角度拍照。1624年荷蘭人佔領今日安平,建立了熱蘭遮城為要塞;1864年安平設海關後,英國人來這做生意,有了英商德記洋行。算下來,400年前,這裡曾經是荷蘭人的地盤,160 年前英國人在這佔有一席之地,也難怪有機會在這看到不少西洋旅客。

安平一代古蹟非常多且集中,德記洋行、安平樹屋、朱玖瑩故居在同一區域,而且在歷史脈絡上相關連;安平古堡、億載金城,也在附近,騎車不過是幾分鐘的距離而已。礙於篇幅關係,無法走遍全部古蹟,不然這一帶還有乾隆年間蓋的主祀保生大帝的妙壽宮;與英商德記洋行齊名、建築風格為「閩洋混合式」的德商東興洋行。或許是因為安平地區的人口較市區來得少,建築物也不如市區集中,因此在這參觀古蹟,似乎更能心領神會地感受當時的歷史文化氛圍。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喜歡歷史的朋友,來一趟台南可以感受從荷蘭人到鄭氏王朝,再從清朝到日據時期,在台南留下的種種文化古韻。當然也別忘了到位於海安路三段、鹽水溪邊的海安站,找站長、站務利用合作社的產品哦。
 

英商德記洋行(景點)

📍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電話|06-3913901

安平是台灣史上最早的港口,1864年安平設海關,正式開港後,洋商紛紛在此設立洋行,其中以英商德記、怡記、和記、美商唻記,德商東興等合稱「安平五洋行」,最為有名。

當時的德記洋行,以出口糖、樟腦與茶葉,並輸入鴉片,為主要業務,曾經是非常繁榮的重要商業據點。現在的德記洋行改成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2001年規劃時空走廊,將德記洋行的歷史在此做詳細展示。

德記洋行共有二層樓,二樓走廊以綠釉瓶飾做為欄杆,牆則是刷成白色,室內挑高加上迴廊的設計,讓整個空間較為通風,不會過於炎熱。也因為整棟建築是白色的,許多婚紗業者喜歡來這取景,為新人見證幸福的一刻。



 
現為國家三級古蹟。
▋看過來:當年的五大洋行,如今只剩德記洋行與東興洋行的建物還在。

 

安平樹屋(景點)

📍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電話|06-3913901


德記洋行於1911年結束安平的據點,由日本政府接收,改成「大日本鹽業會社營業所」,旁邊的倉庫就是現在的安平樹屋,二次大戰後,被繼承的台鹽使用。後來倉庫任其荒廢,榕樹依附殘存的牆面生長,形成如今獨特的景觀。樹屋內有完善的樓梯與棧道,可以讓遊客藉此穿梭在樹冠之間,如果是假日來此,還可以參加免費的導覽。
 
建於19世紀末。
▋看過來:樹屋後方有一觀景平台,可走過去看鹽水溪的水岸景色。

 

朱玖瑩故居(景點)

📍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電話|06-3913901


朱玖瑩故居原本是台鹽的宿舍,曾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的朱玖瑩曾定居於此,因鹽定居於此,因此故居又名為「因鹽玖定」。朱玖瑩從小學習顏真卿書法,但無論楷、行、草、隷、篆哪種字體,他都擅長且有個人風格。故居的毛玻璃刻有書法字體,透過光影照射到室內,看起來特別有文藝氣息。
 
現為書法展示館。
▋看過來:德記洋行、安平樹屋、朱玖瑩故居是同一景點,門票70元就可以參觀三個地方。


 

億載金城(景點)

📍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光州路3號
📞電話|06-2951504


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台」或「二鯤鯓砲台」,這是由法國工程師所設計完成的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建築形制上,億載金城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台,四角凸出,中央內凹,而且有護城河。現在已無軍事功能,轉變成台南相當受歡迎的景點,每年三、四月周邊黃花風鈴木盛開時非常漂亮,這季節的台南又不熱,吸引很多遊客前來。


 
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
▋看過來:「億載金城」四字是沈葆禎寫的。

 

安平古堡(景點)

📍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電話|06-2267348


安平古堡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元1624年,當時是荷蘭人建的,名為「熱蘭遮城」,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此地改名為安平,鄭氏王朝三代都住在這,因此這裡也稱為「王城」,俗稱安平古堡。目前真正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前方外城南城垣的磚牆。1975年配合觀光計畫,台南市政府整修安平古堡周邊範圍,在瞭望台上加一尖型屋頂,牆面漆成白色,變成現在我們看見的安平古堡模樣。


 
鄭氏三代都住這。
▋看過來:安平古堡的城牆紅磚曾被破壞,挪去建造億載金城。

 

佇站夥伴

海安站工作團隊

方倩心、陳怡蓁、康華琪(由左至右)


為了女兒而入社
海安站長怡蓁會加入合作社,是因為女兒經常過敏,需要找少添加物、相對健康的食材,但以前資訊不像現在發達,某日她騎車經過永華一街,看到「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永華好所在」馬上入社。在當時的綠關站長周敏華和站務蔡雪玉的熱情陪伴下,跟合作社結下深深的緣分。

從生產者之旅得到感動
每一次的生產者之旅,怡蓁跟參與的社員,總能帶著滿滿的感動回家。她們之前曾到「秀豐永續農園」拜訪游盛豐大哥,從游大哥口中學習到很多自然農法的知識。「喜願施總監台灣小麥復耕支持在地農糧的行動力,總讓我把這份感動在每次入社說明會盡情分享給新社員。」怡蓁說,施總監把身心受限者照顧得很好,2007年開始推廣台灣小麥,做出自己的特色,都很令人動容。怡蓁覺得透過這些參訪親自得到的感動是很真切的,將這些真切的感動分享給社員,無形中都能加強社員支持合作社的力道與意願。

從《綠主張》得到很多知識與話題
「你上次有一篇寫到大谷翔平的事,這讓我跟年輕人也能聊上幾句。」怡蓁指的是,刊登在2021年10月月刊的〈高污染的台灣之光 你所不知道的農地污染產業〉那篇,文中提到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比賽用球,在加工過程中皮革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藥劑,生產一公噸的牛皮即產生一公噸的廢水,對環境影響很大。「你寫的〈編者的話〉我也會看,可以幫我了解一下本期月刊的重點。」看到怡蓁如此支持月刊,我感動到只差沒掉下兩行情淚…

我收拾心情,接著聽怡蓁說。「我也喜歡看〈圖說八道〉,因為它用可愛的插畫,讓我們可以快速了解產品知識。」怡蓁如數家珍接著說,第234 期月刊介紹用公益金支持《青芽兒》雜誌也是很棒的一篇報導,這些事情都可以跟社員分享,讓他們知道社員每一筆利用都可以幫助很多人,產生的力量是多麼可貴。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