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站所╳厝邊 揪伴實現在地安老的多元想像

2021-08-25・樂齡生活

文/陳懷萱.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 圖/ PAKUTASO

陳懷萱老師曾在主婦聯盟合作社北南分社福祉委員會與永和社區大學合作的「回家—在宅醫療是最好的病房」電影交流活動中,探討在宅醫療的概念,本期邀請陳老師為《綠主張》讀者分享「在地安老」的概念,讓照顧關係的意涵更豐富。

 

在地安老的生活期待

隨著科技醫療進步,維持活躍、健康的百歲人生已經不再是理想,加上社會變遷快速,都市化、少子化、結婚的人愈來愈少,帶來生活型態與家庭組織功能的改變,進而也衍生出越來越多元且複雜的老年生活照顧需求。

「你的理想老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不管是面對熟年族群或是青年學子,這個問題都讓我有機會觀察不同族群對於老年生活的印象與價值觀。在不同世代之間的回應中,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對於生理衰退、老後孤獨的隱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對於老有所終的想望。多數人會希望未來能夠居住在自身熟悉的環境中,除了健康並保有自在的家庭關係與社交生活,也能夠在自身所需的社區照顧系統中,尊嚴自主的「在地安老」。

 

反思在地老化的照顧關係

前述理想老後生活的圖像,讓我們進一步看到個人生活所在地對於安老的意義。2016年起政府開始推動的長照2.0計畫,即是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型社區。在此架構下,希冀透過布建「在地老化」的醫療社福社會支持網絡,提供從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的多元服務系統,讓長者能夠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以維持原有生活型態的方式安老。目前我們看見地方社區以老年族群為服務對象,陸續開辦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巷弄長照站乃至公共托老中心等服務模式,形成在地制度性照顧網絡關係。

然而,當我們進一步思考,會發覺所謂的在熟悉的居住環境中安老,不只包括從制度面來推動,更需要設計的是在自身生活圈的各種人際交往連結關係,藉此創造與豐富「在地安老」所蘊含的生活感、社區感,以及歸屬感的日常實踐意義。

 

社大世代共融的生活旅伴

從這個角度思考,在地安老不只關乎老人作為服務「個案」是否獲得正式而妥善的照顧資源,更有必要回到以人為本,來凸顯出照顧關係的多元意涵與實踐樣貌。例如我以社區大學的課程,作為探索在地安老的田野觀察場域就發現,從社區生活脈絡出發,「以學習之名」而開展出的公民學校,不只是回應與滿足個人生活需求的地方知識庫。對於學員來說,社區大學作為人與人建立關係,打開對話的交流空間,更是在當地「揪伴」合作,創造社會連結、參與社會行動的理想「關懷據點」。

從社大的學習文化可以發現,社大課堂上除了首次加入的新生,也會有一些持續學習、長期支持課程與社大發展的同學。一堂課長期累積下來,老師與同學、同學彼此之間,都形成了參與彼此生命歷程,一起長大變老、相互照看的夥伴關係。學員們也透過參與自主性社團、社區一堂課、公共論壇等活動,找到同好,豐富生命多元視野。更重要的是,「以學習之名」作為在地安老的行動,讓社大從工作夥伴、老師到學員,在一起變老的路上得以跳脫「照顧」與「被照顧」的二元關係,形成彼此照顧的世代共融生活旅伴。

從買菜到巷弄鄰里好厝邊

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站所,我也看見社員透過參與地區營運委員會、擔任幹部、共同籌備社區共煮共食各種活動,構建出在地「相伴共學」、互助合作、永續發展的「買菜文化」。當站所成為鄰里好厝邊,讓左鄰右舍可以成為共創生活家園,相互照看的夥伴,站所也可以是「巷弄長照站」,成為在地整體照顧網絡支持系統的一部分。 

 

主婦聯盟合作社成立「互助福祉委員會」,邀請社員一起討論在地共老的想像與實踐。(資料照片)
我們可以藉由「在地安老」的理想圖像,重新檢視社區生活圈中各種人際關係的積極意義。當我們開始以一種全貌的、混齡跨域的視角,來看待老後生活的社會實踐,就能夠從關照共同在社區生活N種人的需求,找到在地互助與活躍安老的理想歸宿。讓我們在社區生活中,從個人的「我」推展到在地社群的「我們」來作為照護與設計的利基,讓每個人在社區中,都可以找到互助、自助的舞台,讓照顧關係的意涵更豐富。
 
表頭 陳懷萱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透過跨齡共學的課程實踐,關照在地社區設計形塑「在地活躍老化」生態系統的各種可能。

(主圖圖說:老後生活內涵已是近年來的重要議題。)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