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筆記─插秧前的稻鴨米

2014-03-06・光與風的對話─居家節能的思考

文。圖/張怡潔

▲ 鴨子們自在優游於水田上,遠方倒映著雲天與山嵐。

年節後的二月中旬,花東農村正緊鑼密鼓地忙著播種插秧,但在一年只有一作的宜蘭縣三星鄉,田間仍靜悠悠的蓄滿著水,不急不徐地休養著,準備將整年的心力奉獻給僅此一次的農作。車子緩緩轉進位於三星鄉的稻鴨米產地,為了準備三月底的插秧,年前種植的波斯菊、油菜花綠肥早已整地化作春泥,此時的田畦注滿了水,以抑制雜草生長,一片花田景色搖身一變成為水鄉澤國。

M-201403-126-p0901

▲養了一輩子鴨子的陳文連,只要一講起鴨子,臉上總是不經意的漾起滿滿笑容。

依循自然生態的前置作業

二月某一日下午四點左右,難得清爽涼颯的好天氣,農友陳文連正熟練地趕著成群的大鴨子入田,只見鴨子們扭動著屁股,隨著陳文連的指示,一隻一隻左搖右晃地跳入水田。陳文連打趣地說:「鴨仔趕到田裡就不用趕了,會自己四處去吃去玩,如果一直趕,鴨仔會憨憨往前走,什麼都不做。」此時放進田裡的不是小鴨,而是已飼養一段時日的成鴨,最主要的目的是讓鴨子的排泄物成為田裡的基肥,涵養土質,讓之後的秧苗健康成長。

此外,鴨子們也會將雜草的種子當成福壽螺,嘴巴伸入水中將種子啄起咬食,不好吃又吐出來,破碎的種子就如此再度蘊藏於土壤裡,成為日後涵養稻穗的營養來源。

看著這群鴨子在水池中自在優游,一晃眼的工夫,就將施肥、翻土、吃蟲這些播種前繁雜的工作全都打理得妥妥當當,令人驚嘆古早的智慧是如何洞悉生態的秩序,借助自然、取之自然,最後還之於自然。

M-201403-126-p0902

▲陳文連正趕著一批鴨子入田。

用做飯的手,保護日漸珍貴的台灣米

稻鴨米有機產銷班共十二人,年紀最大的是今年七十三歲的班長陳文連,他從小開始就養鴨種田,累積一輩子的稻鴨農藝傳承給產銷班年輕的後輩。目前產銷班以五、六年級的青年農友為主,其中負責最多田地的即是園藝碩士畢業的七年級生。陳文連與陳晉恭父子不僅幫忙找地,分享友善農法的實務經驗,就連所費不貲的施肥機等農業機具也大方免費出借,讓許多青年一起留在家鄉打拼。

「只是最近宜蘭的土地越來越難找了。」陳晉恭面露隱憂地表示,「現在到宜蘭的交通方便了,吸引來的人多了,到處都蓋了新房子,越來越難找到無污染的完整農地。」

便捷的交通讓宜蘭成為城市人好山好水的歸宿,卻也開啟了人與農業爭地的序幕,農地一旦轉作其他建築用途,孕育百物的土地機能便面臨著永久喪失的命運;農地消失得越多,代表著寶島能夠溫飽下一代的能力就越漸薄弱。這不可逆的結果,對照著近來市面上來路不明的外國米混充事件,更讓我們這些吃米的人時時懷著珍惜的心,感謝還有這麼一群人願意在日頭下辛苦地守著田水,傳承台灣農家百年的稻鴨農藝。不灑農藥化肥的乾淨泥水也讓原生的蜻蜓、青蛙有了溫暖的家,復育了豐厚盎然的田間生命。

一只菜籃所發揮的影響也許有限,但主婦聯盟合作社近五萬個家庭所集結起來的力量卻不容忽視,自二○○六年開始契作長秈米,今年已達十二公頃,同時也長期利用其他米種,如圓糯米、益全香米等稻作,支持著產銷班的十二位農友繼續照看著這以雪山溪水所孕養的米,隨著預購與契作的成長,持續擴大農地保護的範圍。我們這雙煮飯做菜的手,願意認真為孩子烹煮能量與營養兼具的一餐在地米飯,這雙手農村與生產者的改變何其直接,是值得我們珍切重視的。(作者:企畫部行銷專員)

原刊登於2014年3月126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