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炎熱,容易睡不好、吃不好,六七月酷暑到了,該怎麼透過飲食調節,讓身體保持以往的輕盈感?夏日特別企劃,邀請中醫師分享飲食調理妙招,還有當令食材推薦,幫助身心趕走溽氣,聰明抗暑!

豔陽夏日 有效降溫的涼感妙方

文/楊芷菡 專業諮詢/中醫師王雯琦 經歷:加州執照中醫師 CALE 全美執照中醫師 NCCAOM

伴隨季節轉換,氣候明顯越來越熱。夏天一到,身體機能產生變化,人的思緒也變得混亂。高溫炎熱,食慾明顯下降,環境悶熱,體表持續處於散熱狀態,這時候,千萬不能小看身體所透露的訊息,找出對健康有益的方法,才能盡情享受晴朗豔陽的洗禮。

從中醫學角度評估,睡眠、飲食、運動、情緒,都是預防醫學的至寶,以飲食觀念為保養基礎,在對的時間吃對的東西,能有效幫助身體排濕、補氣。「天氣一旦熱,身體毛細孔自然會打開,這時候不是只有水分,人體內流動的津液(註),也會跟著流失。」中醫師王雯琦提醒,夏日濕氣重,大量出汗與排尿,為了解渴,吃進大量清熱的食物,反而形成體內的濕氣。

※註:津液指的是身體中的各種生理水液,包括各臟腑組織內的體液,及其他分泌液如胃液、腸液、淚液等。津液和其他精微物質一樣,共同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吃涼補,留意食物屬性

窩在冷氣房對抗酷暑,一般會留意室內冷氣溫度不低於攝氏26度,事實上,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做好體溫調節,遠比冷氣的控溫更為重要。對應到炎熱氣候,一般聽聞有「涼補」的說法,王雯琦說明,所謂「涼補」,並非攝取涼性食材,也不是將食物放涼後再吃。夏天吃涼補,飲食攝取重點需放在「清熱」與「滋陰」,多留意食物的屬性。

適逢夏季,當令食材屬性偏涼,冬瓜、絲瓜、西瓜、小黃瓜、苦瓜、佛手瓜,多數的瓜類大多有清熱功效,此外各類蔬菜、水果,如:蘆筍、竹筍、芹菜,或者黃豆、綠豆、毛豆等,皆具備消暑特性。「涼補的禁忌是不適合在晚上,也不適合在經期,吃多或吃錯,都可能造成身體受損。」王雯琦補充,涼性食物吃多,腸胃可能受寒、容易拉肚子,在感冒、生理期將來的時候,應避免吃涼補。

新鮮白木耳和蓮子 滋潤身心

夏季滋陰食材能幫助人體津液的補充,包含白木耳、甘蔗、水梨、荸薺、百合、酸梅湯、蓮藕粉,而具備益氣、補氣功效的蓮子、山藥、黃耆、米、紅棗,常與涼補食材相搭配。均衡攝取,蓮子和芡實為健康維持的好食材,嘗試加入白米中煮飯、入菜,或者烹調成湯品,(大眾熟知四神湯的基本材料!)常見的銀耳紅棗蓮子湯、蓮子百合粥,都是滋補養生不錯的選擇。

夏日盛產的新鮮蓮子,富含蛋白質、鈣、磷、鉀等礦物質,表面一層蓮膜涵蓋人體所需鐵質,具有抗氧化成分多酚,一顆顆經過人工採收、清洗、手工剝粒,連同富含的營養價值,善用全食法完整享用,品嘗起來特別珍貴。中醫師建議,蓮芯的特性是祛熱,新鮮蓮子芯的苦味,沒有乾蓮子芯的強,帶芯與不帶芯一起烹調,比例不過半,蓮芯微苦但退火,將其曬乾後保存起來,烹煮甜湯或燉肉品時微量加入,味道略顯清香。

線上訂購新鮮蓮子

營養Q&A

Q.吃蓮子一定要去芯嗎?

新鮮蓮子芯的苦味,沒有乾蓮子芯的強,因夏季炎熱,內臟容易呈現虛弱現象,去心火不涼脾胃,日常食用不需特別去除蓮子芯,珍貴的蓮芯可祛熱,但在食用上應避免過量。

Q.蓮子帶膜與不帶膜,兩者的營養差異?

蓮子富含蛋白質、鈣、磷、鉀等礦物質,表面一層膜涵蓋人體所需鐵質,蓮膜更有抗氧化成分多酚,透過全食法完整享用,營養大加分!帶膜保留完整營養及風味,適合鹹食入菜增添風味。

 

新鮮白木耳又稱平民的燕窩,一朵朵像盛開的白牡丹,富含膳食纖維與珍貴的多醣體,脂肪含量不高,自古為女性食補養顏的妙方。新鮮白木耳和乾燥白木耳的差別,一旦做成乾木耳,多醣體流失近一半。中醫師提醒,享用白木耳的時機要注意,因食材本身助濕的功能,應避開雨天食用,不讓外在環境的濕氣,對人體造成負擔。

線上訂購新鮮銀耳(白木耳)

營養Q&A

Q.新鮮白木耳的挑選方法?

天然的銀耳會散發出淡淡清香,挑選耳片濕潤,白中帶微黃、無黏膩感,劣質銀耳可能殘留二氧化硫和雙氧水,靠近鼻子聞一聞就會有明顯的酸味。

Q.新鮮白木耳和乾燥白木耳的差別在哪裡?

市售乾燥白木耳九成以上依賴進口,除了有藥物殘留問題,一旦做成乾木耳,多醣體流失近一半。本土栽種對環境栽培的要求嚴苛,栽培同時需建立自行採菌、培養菌到取菌種植的系統,更為珍貴。

全方面護理 保持輕盈感

聰明抗暑需要一些生活妙方,幫助身心趕走蒸騰暑氣、有效降溫。除避免夏日飲食過於寒涼、食用的涼性蔬果過多,環境的溫度也需要適當調節,避免過熱,電風扇、冷氣開太強都會容易著涼。

以中醫學來說,排汗可以散熱、排寒,適度做些運動,幫助增加肌耐力、心肺功能。若在較激烈的運動、大量出汗之後,也要記得適度休息,多喝水,補充人體所需水份。

在用電與用水的消耗旺季,節能環保是一種減碳實踐,提升身體的涼感,保持身心舒暢的同時,也要記得為地球降溫,發揮行動力不讓暖化情況惡化,才是美麗生活的永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