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味覺記憶從小開始培養,從綠繪本、綠教案的報導中,啟發您與孩子在家中也能來一場食物教育。
常在台南分社站所開課的萬萬老師(王萬珍),也是高中化學老師的雙寶媽,一起來看看她是如何從科學角度,以「食驗」陪伴孩子思考,連結食物教育。
2020-12-15 親子食育 支持本土農糧
放寒假前,花蓮市明禮國小推動「市場小學堂」的老師們,賦予四年級的學生一個任務:用圖文記錄家中的年夜菜。開學後學生拿著手作的「年夜菜繪本」分享和家人一同烹調、品嘗的故事時,語氣中還帶著一點點的成就感。
2021-07-23 親子食育
爆芽蜘蛛是由主婦聯盟合作社兩位社員呂梅菁與王怡力組成、實踐自然農法的青農團體。呂梅菁解釋爆芽蜘蛛的由來:「芽有很多可能性,很敬佩那樣的生命力。蜘蛛則是教導我很多的生命導師,我們期待在自然裡體會生命力的所有可能性與一切智慧。」
2018-04-01 親子食育 食農教育
談到食農教育,就會聯想到日本在二〇〇五年開始實施的「食育基本法」, 將安全飲食、產消關係、活化地區、飲食文化、友善環境、地產地消以及提升糧食自給率的思考,都導入國家政策及法律層級,並開展出從家庭...
2013-01-05 親子食育
走進社員林曼芬的家門,不自覺地往左邊的廚房走去,那溫暖的燈光經常是亮著的。曼芬在小女兒康傳遠三歲時,開始參與主婦聯盟基金會的環保活動, 孩子累了就睡在母親手上。她印象最深的是:社員李雅卿分享德國...
2020-08-01 親子食育
上期《媽媽相談室》初步介紹共學,也分享了許多參與或自組共學團的經驗與做法。共學跟一般上課有何不同?如何選擇合適的共學團體?父母需要扮演什麼角色?本期再請媽媽們深度分享。
2020-11-13 親子食育 支持本土農糧 食農教育
孩子為自己種的雜糧撐傘擋雨、與麻雀分享熟成的小麥,台南五位國小老師,如何從校園地景到營養午餐,無形帶入食農教育,來聽聽老師的分享。
2020-03-25 親子食育
2020 年新單元「媽媽相談室」,透過媽媽們彼此分享飲食、育兒經驗,交流思考或行動靈感,創造更多共育的連結。
2020-12-29 親子食育 惜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於二○二○年發起「明日惜食主廚養成計畫」,即有感於現今教育體制下缺乏綠色餐飲人才的培育,加上坊間綠色餐廳投入者多為非餐飲專業背景,故從教育領域、消費行為兩大面向切入,與大專院校餐飲系合作,深入校園進行教育推廣...
2020-07-03 親子食育 食農教育
友善環境生產的食物,對食用者而言相對健康,然而工業化、都市化後的專業分工,讓人與食物的關係只剩下消費和食用。其實,每一項食物都有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從蔬果種植農法、動物飼養型態到水產捕撈或養殖,人類可以有更適合永續自然環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