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得快樂、如何照顧身心靈?從各個專欄中找到快樂的秘方,讓老去也能優雅美麗。
沒接觸過失智症,常會誤以為這是老化,其實不然,它是一種腦部神經退化,或因身體疾病而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這樣的病程發展不可逆,因此現行療法中,除了藥物治療, 不少醫生會採用「懷舊療法」這種用以延緩病程、穩定精神狀況的非藥物治療活動。
2023-07-11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樂齡生活
共同購買邁向30年,當初一同抱持相同理念的主婦們,隨著時間流逝,臉上漸漸刻劃出歲月痕跡,身體機能也大不如前…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國內已邁入「高齡社會」,在不久後的2025年預估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長者,意即你我身邊周遭或是本身就會有樂齡族相關需求。
2023-05-17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超高齡時代已經來到必須直面的時間點,當社區長輩和年輕店主相遇,會擦出什麼火花?「Oh Old! 柑na店」讓銀髮世代活出另一種新樣態。
2022-12-17 社內大小事 樂齡生活
高齡化社會對銀髮照顧的需求日益迫切,主婦聯盟合作社總社福祉委員會主委梁麗娟說:「如何讓長者對孤老病死的恐懼找到出口,我們希望協助高齡社員學習有尊嚴、優雅健康的老,同時藉由站所平台,以群體方式共老。」本文邀請梁麗娟、許君能、張昭雅三位深度參與福祉工作計畫的夥伴,透過紙上問答分享他們的想法。
2022-12-16 社內大小事 樂齡生活
2021年在總社福祉委員會主委梁麗娟的邀請下,景美區會福祉委員許君能與北南分社福祉委員會夥伴組成工作團隊,規劃了一系列課程與行動,除了傳遞樂齡安居的觀念作法,更進一步以通用設計、多元使用者的概念來思考站所空間改善方案。
2022-12-15 社內大小事 樂齡生活
今年主婦聯盟合作社的中長期計畫討論,凝聚了福祉業務經由培訓學習進一步落實執行的想法,理事會也展開兩場共學相談會;本場由執行福祉計畫的幹部許君能與梁麗娟分別報告站所空間改善與生活保健計畫進程,社內相關業務職員也與會交流。
2022-12-14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我們時常以為,身體健康與否主要跟個體的能力與意願有關,其實,生病的人匱乏的是對於健康資訊的理解,與執行健康行為的能力──也就是「健康識能」。當年我所看見的病患多半身上早有慢性病需要積極管理,但少了一個能夠幫他解讀健康知識、將其口語化的人。經由日本居家護理師推動的「生活保健室」,也許是可以參考的解方。
2022-12-13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2008年我有機會到日本養護中心探視日本祖母的時候,看到長者們正在玩帶有緊張感的張床,也看到日本養護機構的住宿環境,相同住房面積下,日本擺設兩張床,環境潔淨舒適,台灣則可能是四到五床,長輩僅被安置與看管。台日間極大的差異讓我感受十分震撼。
2022-12-12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身體的照護可以透過飲食、運動來修復,那面對慢慢變老的心理健康呢?台灣創齡資深推動者周妮萱,引進國外盛行多年的創齡概念,集結各地藝術動能,用文化來照顧心靈的韌性。
2022-11-14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集結醫護相關背景人員的「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致力於把家改造成病房,讓病人有尊嚴地完成最終願望。本文由孫瑞鴻理事撰文分享她今年參與高雄年會的心得及親身經驗。
購物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