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哺乳才有快樂孩子

2014-08-22・樂齡生活

文.圖/楊佳羚

▲在家庭法庭辦公室洽公時哺乳。

「四月四日兒童節,我們兒童最快樂」。在四月份,總讓我想起這首小時候唱的兒歌。然而,讓我更難忘的,是瑞典的護士們告訴我的:「要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小孩」。

在瑞典的哺乳經驗

在瑞典懷孕時,在準父母團體的「職前訓練」課程中就有談到哺乳。寶寶出生臍帶還沒被剪斷前,就會被放到媽媽的胸前。幫我接生的助產士與看護說,「尋乳」是寶寶出生的本能。

M-201204-103-p1201-400

▲半夜幫我餵配方奶的醫院看護。

產後住院母嬰同室的三天內,護士及看護教我們怎麼包尿布、告訴我哺乳姿勢該如何。由於我想了解母乳來了沒,護士讓寶寶在吃奶前先脫光光量體重,吃奶後再量一次,結果發現寶寶的體重完全沒有改變,表示她只是在乾吸,我的奶根本還沒來!護士安慰我說,這是正常的。一般在這種情形下,她們會讓寶寶在母奶來之前餓幾天,但因為我的寶寶在出生時只有二千五百克,處於「及格」的臨界點,所以她們不敢讓她再餓,讓我們以一種像鴨嘴般的餵勺餵奶。這是因為吃奶比從奶瓶吸要花更多力氣,怕寶寶習慣奶瓶,就不要自己吃奶了。所以那時我就在寶寶哭時,先讓她來吸乳、並向醫院借自動擠乳器以刺激泌乳,之後我或爸爸才像餵小鳥一般,一口一口地餵寶寶喝牛奶。出院後,我可以帶著寶寶到哺乳中心諮詢、也可以在寶寶每週量身高體重時,向小兒護士詢問,所以在哺乳過程中,不會有無助的感覺。

M-201204-103-p1202-600x400

▲向醫院借的擠乳器刺激泌乳。

在瑞典,大多數的媽媽都會哺乳。能讓哺乳成為許多女性可能的選擇與實踐,主要是因為社會與制度上提供許多支持:包括有四百八十天的親職假、當我去上課時,也可以把寶寶帶到課堂,邊上課邊哺乳。我的「無處不哺乳」的經驗還包括不管是逛街逛到一半、參加瑞典社會學年會、在公車火車上、在咖啡廳餐館、在公園、到公家單位洽公…,都可以自在地哺乳,從不會引人側目。

M-201204-103-p1203-600x400

▲帶著小娃兒上學去。

M-201204-103-p1204-600x400

▲醫院的母嬰同室。

在台灣的哺乳經驗

然而,當我帶七個月大的孩子回台灣時,在打狗英國領事館和瑞典朋友喝下午茶時,她們跟我說:「旁邊的人在看妳」──因為當時我仍然習慣地自在哺乳。五年後,當我讀到我們性別所學生陳毓幃所做的哺乳經驗的研究,才發現台灣教的哺乳程序之繁複,包括什麼洗手、清潔乳頭…。而為了因應「母嬰親善評鑑制度」,有些醫院反而在評鑑壓力下,不敢提供配方奶甚或安撫奶嘴,這讓泌乳量不足的女性感到壓力。

而由於台灣的育嬰假請領人數不多,在職婦女要繼續哺乳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沒有方便的空間、沒有冰箱等設備,許多女性的工作也讓她們難以在固定時間去集乳,更不用提那些像是路邊停車收費員這類不在室內工作的婦女們。更讓我瞠目結舌的是,毓幃的研究指出,當台灣的奶粉商機因為推廣母乳而受影響後,便出現給媽媽喝的營養品(以便製造出更「營養」的母乳)、擠乳器材等週邊商品。

哺乳不應成為女性的壓力源

當我看到這些哺乳女性所遇過的困難經驗,不禁感慨。與配方奶相較,母乳的確有許多優點。然而,在要求社會制度更支持哺餵母乳的同時,餵母乳不應反過來成為評判一個母親「夠不夠好」的標準。以我自己為例,我是在寶寶一個多月後才慢慢開始全母乳,這之間也是儘量讓自己喝營養的湯湯水水,加上寶寶吸乳及擠乳器的刺激來「追奶」。但主要的營養補充都是來自食物,而非人工化、需要花大錢買的食品。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因為寶寶一直睡得不好,小兒護士也主動建議使用安撫奶嘴,不希望我那麼辛苦地以乳頭當做孩子的安撫奶嘴。同時,小兒護士也建議從四個月開始就可以在母乳之間有一、兩口的副食品嘗試,如此漸漸增加副食品的量。並且,從六個月開始,就建議在睡前讓寶寶喝玉米粉、米粉沖泡的奶粉(有點像台灣的米麩),主要就是希望讓孩子睡前吃得飽,可以一覺到天亮,以降低父母的辛苦。她說:「如果妳沒有休息,如何能快樂養育孩子?如何能重返職場或學校?」

在寶寶九個月大時,我開始訓練她午睡時含奶嘴入睡,以適應一歲開始上幼兒園的日子。在孩子滿一歲的前兩週,我也停止夜奶,讓孩子正式跟母乳說再見。由於已在日間漸漸增加副食品的量,從一歲開始,孩子就吃著和大人一樣的食物,停母乳並沒有太大的困難。我的瑞典同學們,有個雙胞胎的媽只餵到六個月就停了、有的沒有任何理由也只餵到六個月,完全不會被批評。

反觀台灣在推行母乳的過程,一方面讓餵母乳成為一套繁複的程序,弄得女性神經緊張;另方面也沒有足夠的彈性,讓「全母乳」的要求成為女性產後的壓力來源。哺乳不應成為媽媽們之間的「比賽」。快樂哺乳,才有快樂的母嬰。如果哺乳讓妳感到壓力,那麼沒有哺乳也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作者:高師大性別教育所助理教授,《台灣女生 瑞典樂活》作者)

原刊登於2012年04月10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