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是我的「後青春」,我們一起「優雅的老」

2014-07-09・樂齡生活

文‧圖/丘引

▲兩個人一起吃飯理當快樂有趣,但也得看和誰一起吃飯。

四十六歲時,為了孩子的教育,丘引帶著兒女遠赴重洋,展開新的人生。不僅孩子上學,她也一同上學,拿到美國高中文憑、成為美國大學生、選修老人學、到有機農場當義工,即將六十歲之際,她仍保持樂學態度。老是一種生活哲學,從自己開始,如何有尊嚴地、活力地老,也是主婦聯盟合作社重視的一種生命學習。

台灣到了近二十幾年才步入老人國,所以我們對「老」這事似乎還有點陌生。很多人以為,「老了就老了啊,還須要做什麼準備嗎?」如果我們出生幾年後就開始踏入學校受教育,為的是將來的生存;接著,二十多歲從學校出來,投入職場工作,將那些年所受的教育全部應用到工作或事業上,做為謀生與安身立命的基礎。四十年後退休,當初受教育的目的好像也就達到了。不過,根據研究,現代人活到一百二十歲,將不再是稀奇的事;這就表示,退休以後還有六十年的人生路等著你走過。既然人生前面那一段努力,是為了往後四十年的生存,那麼,是不是也該為了後面的六十年,重新回到學校再學習呢?

獨居不寂寞

六十年,你要怎麼過?你想過嗎?女人比男人長壽,目前全世界的年長者當中,女性比男性多了六千三百萬人。許多女性年長者,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都不會有配偶倍伴,一個人老去。因此,我們要學習的課題是─一個人獨老,還是一群人共老?美國人給我們的印象是熱愛獨立與自由、注重隱私與歡樂。到了老年,是不是還如此呢?沒錯,在美國,獨居老人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但是,美國人的獨居是建立在獨立、自由、隱私和歡樂上;美國人擁有獨處的能力。而沒有獨立的能力,要獨處就相當困難了。因此,獨立和獨處,有如雙胞胎,互為一體。獨處並不代表寂寞,寂寞是因為不懂得安排時間、缺乏興趣、人際關係匱乏,而難以投入生活;因此,即便在大團體裡,有許多人在一起,仍然有可能感到寂寞。

長期以來,「獨居」在台灣社會帶有負面意思。主要原因是台灣媒體動不動就在新聞中將獨居老人視為孤苦無依、令人可憐的印象,以及華人文化中的群體文化互相依賴關係所致。我想,媒體之所以如此報導,因為媒體人本身就缺乏獨處的能力,並以此投射到台灣社會之中。這也是因為台灣人從小就沒有學習如何獨處。既然欠缺獨處的能力,那麼排斥獨居或害怕獨居,也就不意外了。

美國的獨居老人,有的隨著老化而行動緩慢,甚至行動不便時,考慮到有人就近照應的需求,所以有可能移居到離子女、親友較近的城市定居。有些獨居老人因為年老而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彈性時,朋友或社區的人會提供義務的照顧和服務。我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鱈角的接待家庭時,主人是獨居女子,視力欠佳無法開車,而且健康奇差無比;但是,住在同一社區或附近的朋友每星期會開車帶她外出採購或到銀行辦事,朋友們還天天打電話跟她聊天,確保她安全無虞。

一起創建共老社區

不過,「共老」的選擇也不必然是因為缺乏獨居、獨處或獨立的能力;但缺乏這些能力的人,共老則是必然的需求。共老,可以兩個人或多個人,甚至是一群人一起過年老生活。兩個人共老,可以是伴侶,也可以是好朋友;一群人共老,可以是好親友、好同學,甚至是相同專業的人,或是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人共同生活,形成多元群居的社會。

美國社會有許多退休社區,專為退休後的人群居而設計,這就是一群人共老。退休社區越來越普遍,而且社區的設計完全以退休老人的需求為主,例如,繪畫、燒窯等課程,各類運動如高爾夫、網球、游泳等設施,餐廳、醫院也在附近。如果想要自己煮飯,每家住戶有自己的廚房;不想煮菜,或不願意一個人吃飯,就到社區裡的餐廳用餐,方便至極。

退休社區種類多元,價錢也不一。嬰兒潮世代開始退休搬入社區後,體力和精力還能活蹦亂跳,開歡樂派對,令喜愛安靜的年長者感到不安。那些年長者認為這些嬰兒潮的人太活潑了,「把退休社區變成熱熱鬧鬧的,成何體統?」也有一些人相約好友共買一個社區,或者是社區中的社區,這樣大家住得近,彼此有個照應,就不至於老得太寂寞。

M-201407-130-p2901-600x450

▲一群人共老,若能在地老化,是最佳的方式。

台灣的退休社區還在處女地,尚未萌芽,不像美國的退休社區,不但健全,而且有些州還以免繳納收入稅來建立退休社區,以吸引退休人士移居,藉此增加該州的收入,如佛羅里達州。在台灣,建立共老社區仍是件困難的事,除非建商或非營利組織集資共同建立一個社區,否則單靠政府是遙遙無期的。

要獨老,還是共老,顯然是台灣人可以開始思考的方向。我的一位美國朋友是建築師,他為自己喪偶的媽媽籌設了一個寡婦村,讓一些喪偶又不想再婚的老人,住在一個安全又安靜的寡婦老年社區。那是最為特殊,也最為平靜無波的晚霞。至於晚霞是否燦爛,就看個人選擇如何老而定。(作者:旅美作家,著有《後青春:優雅的老》、《我的肯定句媽媽》。)

原刊登於2014年7月130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