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開發準則|產品開發原則與流程|自主管理與把關|硝酸鹽控管|
合作社的生產者,符合良好無污染的生產環境要求,並重視自然永續,以做給家人吃、家人用的心情,生產出安全、環保、健康的產品。嚴選產品
產品開發準則
一、提供社員生活必需品
目前能力所及且共同需求,以安全之食品及食材之供應為優先。
1.優先供應加工程度較低與營養素保存較好之食品,不過度強調營養補充品或特殊療效之保健食品。
2.優先供應本國生產及國人熟悉之食材,包括常用之傳統食補或保健藥材。但季節性短缺或本地產量極少者,可考慮進口之食材。
二、品質管控
重視種植與加工流程之了解及要求。非必要,盡量不添加化學性添加劑或色素,並減少種植及加工時對化學品之依賴,以安全、健康、環境為三大訴求。但如有添加物之使用,應誠實標示,而產品檢驗則為檢證食品及生活品之末端把關。
三、支持綠色產品與公益性生活品
努力減少對人類及環境有害物質之使用或排放;以持續性之方式使用水、土壤、森林等再生性自然資源;減少產品在生產、流通過程中能源之消耗,並節約使用不具再生性質之自然資源;支持公益團體或弱勢生產者之產品。
四、包材選擇
以保護食品之新鮮度、安全性及營養之完整性為目的,並以減量、可循環使用及無毒性之包材為原則。
五、產地直送
盡量選擇與生產者契約生產之產品,並經常與生產者保持聯繫及建立長期夥伴關係。生產者得為個別農戶、產銷班、合作農場或加工業者。
六、產品資訊公開
徹底了解生產加工過程及原料,並對社員公開資訊。
七、社員參與
社員得藉由地區營運委員會提出建議,推薦代表參與理事會委託之相關委員會,學習、研發並推廣特定產品。
八、共同開發
總社之共同開發品以乾貨、加工品、冷凍食品及部分蔬果為主;分社得就近尋找適合在地生產之產品。
九、共同拒買
學習並傳遞抗議不安全食品之杯葛策略。本社身為消費團體,應為傳達集體消費權與消費知識努力。
產品開發原則與開發流程

生產者條件評估
-
在環境方面,需釐清可能的污染源同時設定隔離帶,同時評估水源的安全及合理性。
-
在土壤方面有基本的檢測,如重金屬、有效肥份、PH值、EC值(電導度)、有機質以及土壤有效肥力等,以評估安全性及栽培的基本條件。
-
在水質方面則需檢測重金屬及EC值的問題,以評估安全性。
-
在使用資材方面,防治資材及肥料種類詳實記錄其來源、原料、用途等。
-
在生產者方面,則需評估其對有機生產的認知、栽培管理技術及主要專長作物以及經濟狀況等。

蔬果產品開發原則
合作社的蔬菜都是有機栽培的低硝酸鹽蔬菜,因此農友除了必須遵守有機栽培規範外,還需要有更專業的知識控制在蔬菜中硝酸鹽的殘留量。
在果樹生產方面,基於果樹為多年生作物,且在粗放管理下適合台灣的氣候且具有經濟價值的果樹種類並不多,若勉強施以有機農法,常造成果樹生命提早結束,這樣就失去了永續農業的原意,因此合作社的水果一直是以減農藥栽培為主。
我們的農友以良好的營養管理增加果樹抵抗力,農藥只用在氣候變化時,以降低病蟲危害程度,並延長停藥期以提供高品質且無農藥殘留的水果為目標。
然而,停藥期延長並不是一定會通過農藥零殘留的考驗,遇到乾旱或更換藥劑時,即使延長了三倍停藥時間,仍有檢出微量殘留的可能。遇到這種狀況,如果合作社無法幫農友銷售,這些因為停藥期延長使得外觀變差的水果,幾乎無法在以外表取勝的市場上銷售,將丟棄浪費掉,因此,合作社也訂了一個水果安全殘留標準,比國家標準低1/2以上,提供社員購買時選擇。

水畜產品開發原則
水畜產品分為生產及加工兩個階段,首先需要找尋生產理念很好的生產者,這類型的生產者對品質的要求必須高於產能,利用營養及環境的控制減少生產時對藥物的依賴,同時了解漁牧場防疫、用藥及停藥、飼料、品種、管理方式等基本資料,然後把好產品交給好的加工業者,盡可能達到HACCP的管制要點,即使無法取得認證,加工過程需全程低溫且避免交叉污染之可能。

加工產品開發原則
合作社的加工品一向以自行提供的原料為主,其它副原料或非合作社之原料,需管控其來源並確定其安全性,在加工生產條件及流程則需經過明確討論後,始進入樣品的試作,克服問題後才進入生產,依每批次生產狀況逐一調整。

乾貨產品開發原則
乾貨產品以國產品優先供應,國內沒有生產或品質不佳者,才採用進口產品,目前國內生產的有綠豆、紅豆、薏仁、金針等,需直接找生產者並了解生產、加工過程以及物流配合的可能性,方能順利供應。 對於進口產品,則主要依靠檢驗以及可能取得之憑證確認安全性。乾貨產品常需注意到倉儲用藥及其它添加物使用的問題,雖說生產流程的確認比檢驗報告的確認更有意義,但是進口產品實在難以確認產地的資訊,未來期望能以第三者認證的方式,採用通過國際認證之產品,增加產品安全之保障。
產品開發流程

檢驗項目:依產品屬性,檢驗農藥殘留、微生物(生菌數、大腸桿菌(群)、李斯特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重金屬、動物用藥殘留、乙型受體素(瘦肉精)、孔雀石綠、防腐劑、丙酸、抗氧化劑、人工色素、人工甘味劑、黃麴毒素、赭麴毒素、橘黴素、基因改造、硼砂、過氧化氫、亞硝酸鹽、磷酸鹽、二氧化硫、甲醛、加馬能譜分析( 輻射)、三聚氰胺、苯芘、丙烯醯胺、戴奧辛、多氯聯苯…等。
產品檢驗報告 每月更新
自主管理與把關
依據台灣「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之法規規定,只要沒通過有機驗證,就不能標示「有機」字樣。合作社的農友幾乎都是小農,沒有足夠的耕地分擔驗證費用。
基於支持永續農業與本土小農,合作社不以有機標示農產品,而是以更嚴謹的態度自我規範,自主審查,不但照顧農友,也提供更高品質的安心農產。
合作社的農產品自主管理分級
 |
環保級 栽培管理 |
環保級 資材 |
環保級 檢驗標準 |
無汙染疑慮,並做好有效隔離帶,避免鄰田汙染。 |
不得使用化學農藥,並依照環保級允用資材生產。 |
-
非介質栽培且通過自主管理審查。
-
通過有機驗證之田區,仍需通過自主管理審查,才可標示環保級。
-
產品於農藥殘留檢驗時,檢驗結果須為未檢出。
|
 |
友善級 栽培管理 |
友善級 資材 |
友善級 檢驗標準 |
無汙染疑慮,並做好有效隔離帶,避免鄰田汙染。 |
不得使用化學農藥,並依照環保級允用資材生產。 |
-
已合作之農友變更耕作方式,或新增之田區符合環保級生產方式,且通過自主管理審查。
-
新合作之農友通過有機轉型期驗證之田區,且符合環保級生產方式,仍需通過自主管理審查,才可標示友善級。
-
產品於農藥殘留檢驗時,檢驗結果須為未檢出。
|
 |
健康級 栽培管理 |
健康級 資材 |
健康級 檢驗標準 |
無農藥或減農藥栽培。 |
使用植物保護手冊推薦用藥或化學肥料。 |
作物採收時不得有農藥殘留,其栽作方式依類別區分,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任一者,才可標示健康級:
1. 以減農藥栽培。
2. 無農藥無化肥但無隔離帶,或隔離帶不夠完整者。
3. 無農藥少化肥之耕作。
|
 |
安全級 栽培管理 |
安全級 資材 |
安全級 檢驗標準 |
減農藥栽培。 |
使用植物保護手冊推薦用藥或化學肥料。 |
減農藥栽培之農產,採收時農藥殘留符合合作社進貨標準者,才可標示安全級:
-
水果類: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 以下,不超過4 種農藥,危害指標須小於1。(註)
-
根莖類蔬菜: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以下,不超過2 種農藥。
-
茶葉: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3 以下,不超過3 種農藥。
-
雜糧及稻米:衛福部公告之農藥殘留標準。
-
新鮮菇類: 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 以下,不超過2 種農藥。
-
乾燥香菇: 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 以下,不超過1 種農藥。
|
 |
環保級 栽培管理 |
無汙染疑慮,並做好有效隔離帶,避免鄰田汙染。 |
環保級 資材 |
不得使用化學農藥,並依照環保級允用資材生產。 |
環保級 檢驗標準 |
-
非介質栽培且通過自主管理審查。
-
通過有機驗證之田區,仍需通過自主管理審查,才可標示環保級。
-
產品於農藥殘留檢驗時,檢驗結果須為未檢出。
|
 |
友善級 栽培管理 |
無汙染疑慮,並做好有效隔離帶,避免鄰田汙染。 |
友善級 資材 |
不得使用化學農藥,並依照環保級允用資材生產。 |
友善級 檢驗標準 |
-
已合作之農友變更耕作方式,或新增之田區符合環保級生產方式,且通過自主管理審查。
-
新合作之農友通過有機轉型期驗證之田區,且符合環保級生產方式,仍需通過自主管理審查,才可標示友善級。
-
產品於農藥殘留檢驗時,檢驗結果須為未檢出。
|
 |
健康級 栽培管理 |
無農藥或減農藥栽培。 |
健康級 資材 |
使用植物保護手冊推薦用藥或化學肥料。 |
健康級 檢驗標準 |
作物採收時不得有農藥殘留,其栽作方式依類別區分,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任一者,才可標示健康級:
1. 以減農藥栽培。
2. 無農藥無化肥但無隔離帶,或隔離帶不夠完整者。
3. 無農藥少化肥之耕作。
|
 |
安全級 栽培管理 |
減農藥栽培。 |
安全級 資材 |
使用植物保護手冊推薦用藥或化學肥料。 |
安全級 檢驗標準 |
減農藥栽培之農產,採收時農藥殘留符合合作社進貨標準者,才可標示安全級:
-
水果類: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 以下,不超過4 種農藥,危害指標須小於1。(註)
-
根莖類蔬菜: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以下,不超過2 種農藥。
-
茶葉: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3 以下,不超過3 種農藥。
-
雜糧及稻米:衛福部公告之農藥殘留標準。
-
新鮮菇類: 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 以下,不超過2 種農藥。
-
乾燥香菇: 衛福部公告農藥殘留標準1/2 以下,不超過1 種農藥。
|
註:
-
「危害指標」系指將所有檢出之農藥種類的檢出值除以該農藥種類法規容許量,所得之數值相加的總和。如: 檢出農藥A 0.1ppm( 法規容許量:10ppm)、農藥B 2ppm( 法規容許量:8ppm)、農藥C 0.06ppm( 法規容許量:3ppm),以上的危害指標則為(0.1÷10)+(2÷8)+(0.06÷3)=0.28。
-
合作社供應之葉菜類皆為環保移行級以上。
硝酸鹽控管檢驗
安全蔬果把關,不只是無農藥栽培,更是管控硝酸鹽的安全蔬菜!
一般蔬菜為了加速生長過度施用氮肥,或是連日陰雨,都會造成硝酸鹽含量過高,因此就算是有機蔬菜也可能含高硝酸鹽。有鑑於此,歐盟國家早已實行蔬菜硝酸鹽的官方規範,但台灣目前尚未有任何法定的把關。共同購買在1996年成為全台第一個控管蔬菜硝酸鹽的團體,栽培過程中控制氮肥合理的施用,攜手和農友一起栽培出最自然鮮甜的蔬菜原味。因此,不只是無農藥栽培,更是低硝酸鹽的安全蔬菜。
合作社的硝酸鹽檢驗標準
在每一天的,每一個農友的,每一批菜,都要經過硝酸鹽檢測。以正常品(A級品)、B級品供應,並視個案情況開放非連續陰雨天之C級品、或是特定作物之「格外」級別,並透明標示硝酸鹽等級。所有的檢驗報告都公開讓社員知道,級別也會清楚標示在標籤上。B級品、C級品與格外級別皆不配入一籃菜中。
硝酸鹽檢驗報告 每週更新

高硝酸鹽蔬菜 |
合作社的低硝酸鹽蔬菜 |
-
施加氮肥讓蔬菜長得快
-
生長失調、營養低,食用過多具罹癌風險
-
外觀虛胖軟弱
-
造成地下水汙染
-
易遭蟲害,農藥用量都要增加
|
-
耐心等待自然熟成才採收
-
礦物質、維生素多
-
外觀紮實飽滿
-
減低環境汙染
-
依時令生長,無農藥並採有機肥
|
減硝酸鹽運動 專輯
蔬果優級與良級品標準說明
合作社為提升蔬果品質,而設定分級標準如下:
優級品:外觀良好,無嚴重外傷且熟度適中者
良級品:外觀稍有瑕疪,但品質無虞仍能利用者( 部分水果規格較小者,亦屬良級)
項目 |
檢驗項目 |
檢驗單位 |
蔬菜類
|
硝酸鹽含量檢測
農藥精密檢測
|
物流部驗收組
第三方檢驗單位
|
水果類 |
農藥精密檢測 |
第三方檢驗單位 |
其他類 |
委外精密檢驗 |
第三方檢驗單位 |
作物採收時不得有農藥殘留,其栽作方式依類別區分,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任一者,才可標示健康級:
1. 以減農藥栽培。
2. 無農藥無化肥但無隔離帶,或隔離帶不夠完整者。
3. 無農藥少化肥之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