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1 文.照片提供/阿力.筆耕小書店雜工店主
常覺得「閱讀」這回事並沒那麼偉大,不過就是看看書。它能讓讀者踏入「書」這個知識載體的世界,以自己最舒適的節奏自由徜徉;同時,也自然地排除掉,眾聲喧嘩下早已爆炸的外在資訊(大多成了雜訊)。在這個紛亂不休、瞬息萬變的時代,閱讀過程的專注、純真,實屬難得,更是值得!
2018/12/09 文.圖/熟年優雅學院提供
喜歡都會生活的出版社編輯小倉崇,一心只想當個玩音樂、看看書的自由嬉皮,卻冒出了「想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念頭。 因緣際會讓小倉崇串連起農夫俱樂部,在最潮的東京澀谷區大廈屋頂上造田,實現「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追求農業生活」夢想。當他屈膝跪在屋頂上的田裡,將最繁華時尚的街頭景色盡收眼底,額上汗珠不斷滲進眼裡,手卻因為沾滿了泥巴而無法擦汗。心生與農地緊密相擁、合而為一的親近感,他的人生也被農業完全改變了。每回收成時,在鼎沸的人潮、樂聲中開趴。我們在這生活,在這工作,在這玩樂。來吧,一起將你我的城市,變成最潮的農田趴吧。
2018/12/01 文‧攝影/蔡晏霖‧宜蘭松園小屋店主、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成員
近年來,政府積極鼓勵青年返鄉與歸農,希望為農村找尋新鮮的勞動力與創意。然而,網路上也常見諷刺返鄉青農的酸文,彷彿新農都是既不科學也不認真種田、單靠文字與包裝兜售小確幸的「文青」。不過,當文青真的返鄉,究竟會發生什麼代誌?過去3年,3位正港文藝女青年陸續出版的農村書寫,正好帶我們一窺「返鄉文青」跌宕多元的真實世界。
2018/11/13 文/紀佩如vs.廖海銓 攝影/馬榮君 圖片/《乾物的世界》|步步出版
「哇!菜菜跟水果都變成乾乾扁扁的了!」孩子看到這本書很驚奇。「原來是裡面的水跑出來了,所以乾乾扁扁的……」。翻閱之間,突然看到寮國居然有青蛙乾和老鼠乾耶,孩子顯得很興奮、很好奇,身體動來動去,問:「為什麼會有青蛙乾和老鼠乾,味道是什麼,摸起來怎麼樣,要做什麼呢?」眼睛發亮大笑著。
2018/11/01 文.攝影/陳星翰.書店惦惦店長
照護議題的沉重,源自於社會結構的複雜性,包括就業、移民、生育、家庭結構、傳統觀念、政策等等因素,都影響著處境中人能如何做決定。而要讓長照與高齡化這些乍聽之下有些距離的議題現形,可以透過問幾個切身的問題,以及觀察身邊的例子,將關注焦點放到身邊的角色和情境。
2018/10/01 文.攝影/張文彬.曬書店店主
《食農社會學》集結日本十多位食農專家學者的專論,從巨觀的視野探討食農議題的諸多面向,以社會學的角度點出食農問題的核心,剖析工業化農業生產與市場商業邏輯如何運作,並用農藥、畜產、廚餘垃圾為例,追溯食安危機的根源,同時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最後佐以日本的地方實踐案例,提供另類發展的可能性。
2018/09/08 文/歐陽惠如
2018年是台灣推動共同購買運動第25年,合作社社員自主發起的「共同購買25週年出版計畫」醞釀一年,即將於2018年底推出《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購買25週年紀念專書》。作為合作社社員自主出版計畫成果之一,本書由長期參與的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共同策畫,邀集各分社專業社員合力完成編輯、採訪寫作、攝影、設計等工作。
2018/09/01 文.圖片提供/瑪莉.月讀書咖店主
「人類是唯一會創造自我毀滅武器的生物。」坂本龍一說。大自然擺脫了人類的控制而吞噬一切,反而讓重要事物的本質益發清楚地展現出來。試著想想,當極有可能讓世界文明歸零的危機來臨時,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
2018/08/01 文.圖片提供/邱婉瑜.豐原三民書局書區管理專員
大學時期慣於與同學集體行動的朋友,見到我總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安靜的走回宿舍,似乎也不擔心如何在這世道生存,納悶並嚴厲地對我說:「你不要對孤獨這麼好。」難道我不怕孤單?
提醒:留言送出後無法修改,審核通過才會刊登喔!
為保障您的權益,請於使用官網服務前,詳細閱讀 hucc-coop.tw 《社員同意條款》,如您無異議,請按下「我同意」繼續進行數位平台登入程序。